壹週刊常常會有這種很棒的故事
所以國內的雜誌我最推薦壹週刊啦
------------------------------
非常人語 醫生該做的事 壹週刊388
這波三聚氰胺風暴,林杰樑幾乎天天上媒體解說,對政策提出建議,只因他是腎臟科醫生,也是國內唯一毒物學教授。
行醫二十多年來,他面對無數毒害。他創立綠十字醫療服務隊,除了下鄉義診,還踢爆許多工廠污染環境,也常對抗產品含毒的廠商。
身為腎臟科醫生,自己卻是洗腎患者,當年那場幾乎喪命的大病,使他對生命感到急迫,他不停歇地看診、研究,也寫書推廣防毒常識,只因領悟生命無價。
毒物科是醫學院學生不願學習的冷門科目,林杰樑卻在林口長庚內努力鑽研,並視之為拯救千萬人的重要研究。
每張照片裡都布滿污穢油漬,焦黑的廢電纜、五金,堆積成一座座如煉獄中猙獰的刺山與蠕動的蛇山,黑水流淌,毒煙冉冉,不知可怕或被窮困逼得顧不得性命的工人,在山中挑撿特殊金屬,加工賣給國防部做子彈;孩童在這片邪惡商人布置的金屬毒場中對著相機露出無邪笑容,幾年後他們將嘗盡從骨髓深處發出的切齒痛楚,或被洗腎、肝病、癌症所折磨,臨死前只天真地怨嘆此生歹命,卻不知自己其實身染劇毒。
從大學就參加學校義診團的林杰樑,當了醫生後更成立綠十字醫療服務隊,到醫療資源匱乏的地區義診。(林杰樑提供)
小檔案
出生:1958年生於嘉義縣
學歷:台北醫學院畢
經歷:
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
腎臟科系臨床毒物科主任
長庚腎臟科系及長庚大學醫學院教授
專長:急慢性腎臟疾病、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毒物學
毒素 無所不在 五十一歲的林杰樑是長庚醫院腎臟科醫生,也是台灣唯一毒物學教授,他從電腦叫出這些舊檔案,裡面有他在學生時期參加學校義診團的污染調查,也有他二十年前成立,由醫生與醫學院學生組成的「綠十字醫療服務團隊」,他們查出高雄縣後勁地區的中油煉油廠造成當地嚴重污染,許多人罹患慢性肺部疾病;下一頁是高雄縣大寮鄉廢五金,滑鼠再點,是二仁溪畔焚燒廢電纜…
「背後的老闆犧牲無知工人的健康、出賣我們的環境來發財。有一家工廠,藍綠兩黨都給錢,記者、廟宇、村幹事,全部打點好,受害的群眾變成完全沒聲音的人,只能默默接受殘害。政府為了經濟,對污染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他薄薄的嘴唇輕輕地說,平靜語氣夾雜著無奈憐息,卻少了氣憤。
這波三聚氰胺風暴,林杰樑幾乎天天上媒體解說,這不是第一次了,每次有毒物事件,大至環境、食品污染與吸毒問題,小至蛇咬、蜂螫,甚至喧騰一時的陳氏紅琛疑似被李泰安兄弟下毒的命案,都會請他分析。
研究毒物後,林杰樑一家吃得非常小心,這天晚餐的菜色是:燙四季豆、蘿蔔皮炒蛋、水煮白肉、蒸毛豆和滷秋刀魚,雖然清淡卻很健康。
家人 無價之寶
對於污染,二十多年來,林杰樑該氣的都氣過了,他年輕時對工廠毒害居民無比氣憤,開記者會揭發惡行,每次都引起社會的震撼,民眾才知道,台灣已中毒極深,大家吃的、喝的、呼吸的,都受到毒素污染,也進一步反省,台灣在短時間內靠破壞環境、犧牲人命攢出世界第一的外匯存底,這些污染卻要花許多倍的時間與金錢拯救,還不一定能恢復原本的青山綠水。
然而一九九一年,綠十字和中研院合作,進行核電廠的染色體突變調查,由於預算低,在有限調查範本中沒發現問題,「結果當時某環保團體打電話來威脅說,你們學生上課要小心。這些學生都是家長的寶貝,怎麼能害人家?所以就不再做污染調查。」他微微一笑,嘴角推擠削瘦臉龐一道道皺摺說;「我們就去最貧窮的地方義診,都是救人嘛。」
林杰樑至今每年寒暑假都會排出時間下鄉義診,他說大概他在鄉下長大,喜歡鄉下。他生在嘉義朴子這個小鄉鎮,祖上四代中醫,他父親則經營中藥行,他排行老三,五個兄弟姊妹中有三個醫生。父母忙著做生意,他從小由祖母帶大,「國中之後我就離家讀書,越讀離家越遠,所以我很注重家庭。」
說到家人,他臉龐線條就柔成絲,呵呵笑說太太只小他四歲,外表卻年輕美麗。週末下午,為了我們登門拜訪,他延後每週帶家人爬山的活動,過去我一直以為醫生都領高薪,住豪宅,沒想到他家中陳設十分儉樸,每樣東西看起來都用了許多年,只有孩子的獎狀和各單位頒給林杰樑的獎牌或感謝狀是逐年新增的。他沒有書房,書桌就放在客廳旁,他才能一邊工作,一邊陪伴家人。
林杰樑是腎臟科醫生,很多中毒的人都要洗腎,他才開始學毒物。毒物學在國內醫療體系是冷門科目,但在林杰樑眼中,卻是能救人無數的重要科目:「我當腎臟科教授,只能照顧腎臟病人,但只要我發現一種毒素會影響健康,救的人是千千萬萬,連健康的人也能照顧到。」
感嘆生命無常,林杰樑至今仍努力做研究寫論文,總覺得時間不夠用。
固執 一路吃苦
誰知道這門冷門的研究,帶來的麻煩不比污染調查少,如果林杰樑宣布某種產品對人體有害,伴隨而來的不是廠商寄來的存證信函,就是恐嚇利誘;也常有廠商或政府部門找他去演講或開會,其實是要他為政策或產品背書。
「二年前某化妝品裡有鉻,這種物質美國不准含有,台灣卻說沒規定,我們去開會,我說就算污染的不是工業用高毒性的鉻,普通的鉻也會導致過敏,要在包裝上加警語,藥政處就是不要。」後來林杰樑找出一份勞委會的文件,發現規定的水泥含鉻量竟然比化妝品還低,憤而一狀告到衛生署。
無論污染調查或踢爆黑心產品,都是得罪人的工作,而且對手都是有權有勢的廠商,林杰樑卻固執對抗,惹了許多麻煩,對此他淡淡地說:「這些產品威脅民眾健康,這是醫生該做的事。」
他太太曾是護士,她回憶第一次對林杰樑的印象是:「他當駐院醫師時,護士都很怕他到急診室值班,因為一般來講,急救三十分鐘無效,就宣判死亡,但是他都做一個多小時,除非病人家屬放棄他才會停,護士都很累。他因為要洗腎,手臂埋一條廔管,不能出力,但是他還是拚命做心肺按摩。」
我看著林杰樑左手臂上的手術痕跡,猜想或許他曾被醫生不放棄地救活,因此他也如此救人,也或許他才會跟我說:「生命充滿奇蹟。」但約訪時他就說了,為了不讓他的孩子被人用異樣眼光看待,不想公開談他的病,只含糊地說:「我讀醫學院時突然得腎炎,起因到現在都不清楚。」
林杰樑怎麼吃 1.避免醃製品、油炸與加工食物。少鹽少糖少油。
2.魚要吃巴掌以下的小型魚,因大魚吃多了小魚,也會在體內累積毒素。盡量吃海魚,不吃魚頭及內臟,每週吃四兩。
3.食物以水煮或清蒸烹調,微波爐也可使用,如此食物不會變質,營養流失最少。
4.盡量避免使用釀造醬油,因為少數醬油公司在釀造過程中可能產生黃麴毒素污染。
5.台灣潮濕炎熱,食物容易發霉及產生黃麴毒素,五穀雜糧、麵條、冬粉、中藥需放在冰箱保存,一旦發霉立即丟棄。
6.購買最便宜的當季時蔬,因生長迅速、價格低廉,農人不用也不願多花錢灑農藥。
不吃生菜,避免蟲卵細菌寄生。
7.颱風前,多買豆類蔬菜便於保存,漲價期間多買根莖類或冷凍蔬菜,因農人可能為價錢顧不得是否剛灑農藥而急於搶收。
8.家中飲水安全有疑慮最好安裝逆滲透機器,可直接飲用,雖然逆滲透飲水機可能會濾掉礦物質,但可由食物中補充。
9.適量使用味精,不用大骨或內臟熬湯,因重金屬及有毒物質,容易在骨頭或內臟內堆積。
10.多喝水可排出體內毒素。
大病 改變人生 這段過去他連身邊的人也很少提,他太太也是從他為鼓勵洗腎病友,特別以醫生與病人雙重身份所寫的書中得知模糊輪廓:「當時他病得很重,一發作就快窒息。他媽媽跟我說,當時他許了一個願,希望神明給他多一點時間,讓他多做一點救人的事。大概神明聽到他的禱告了。」
這場病不但讓林杰樑決定鑽研腎臟,也促使他要在無常的生命裡加快腳步,把自己所知一切救人知識傳給世人,除了門診、義診,他還進行許多研究,也寫書教人避免生活中的毒。一位醫生說:「許多醫生把寫論文當作晉升管道,一旦升上高位,就不再做研究,但林杰樑一直很努力,這在醫界非常少見。」
林杰樑發表許多重要醫學論文,其中一篇鉛對人體影響的研究論文,曾登上國際知名的臨床醫學雜誌《新英格蘭雜誌》,台灣至今只有八篇醫學論文被刊載。而且他的論文不只是統計數據,還有救人的方法,去年一位印度醫生寫信給他,說印度一年有十萬人巴拉圭農藥中毒,他看了林杰樑一份將存活率四成提升到八成的論文後,救了很多人。
救人 永不放棄 林杰樑說:「我常告訴年輕醫生,當醫生放棄的時候,病人就永無希望。我當總醫師時,有一個年輕醫生吃中藥結果鉀離子中毒,要洗腎時心臟麻痺倒下去,急救一個小時也無效,就叫其他醫師繼續壓心臟,我給他接機器,把血壓進洗腎機,結果洗了二十分鐘有血壓,五十分鐘後就醒過來了。」他發明的這個方法,也發表在世界知名的醫療期刊上,如今成為醫學院教材。
這時有報社打電話問林杰樑一些毒物的問題,他走到陽台上答覆,掛電話後,我走出去,林杰樑說:「這幾年黑心食品問題這麼嚴重,今年食品衛生的預算只有八千萬元,全國每人分不到四元,農委會管飼料的一百多人,管食品衛生的只有二十幾個。去年我參加衛生署全國戴奧辛食品調查的會議,食品管理處長說,戴奧辛調查花了很多錢,到此為止,我說這對老百姓這麼重要的事,你憑什麼到此為止?」
他露出無奈的苦笑,然而工作上遭遇的不公、死亡、灰心都該阻絕在家門外,於是我們一起看著樓下的綠地公園,他說:「我很喜歡這裡,十多年前我們搬來時,我大兒子說,我們不要搬家了好不好?呵呵…」然後他有感而發地說:「我大兒子也想當醫生,但是我跟他說,要當好醫生很辛苦…」接著他望著灰濛濛的天空,頭也沒回地說:「醫生應該對生命不輕言放棄,我做的這些只是醫生該做的,不是嗎?」
林杰樑說,當醫生非常辛苦,但他這輩子最正確的選擇就是當醫生。
後記
採訪林杰樑前,聽同事說,林口長庚醫院後門有一家雞排攤,肉厚汁多香噴噴,我的口水滴滿襟,暗暗發誓採訪後一定要咬它一大口。
但聽林氏夫婦說,我們最愛吃的速食、烤肉、臭豆腐都有害健康,聽得我嘴巴苦澀,攝影記者唉唉叫,於是我又暗暗發誓,再也不吃油炸食物。
但回家的路上,經過一攤鹽酥雞,雞塊、魷魚、九層塔,嗶嗶啵啵的油炸聲把我的誓言炸得粉碎油酥,最後只能一邊嚼雞塊一邊唱:但是又何奈,偏偏我還想念你;但是又何奈,誰叫我喜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