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ly 7, 2008

高科技污染霄裡溪 綠色長廊風雲變色

我小時候在新埔長大
媽媽是新埔人 所以新埔也是我的故鄉之一
最近有朋友在參與這個宵裡溪的議題
知道這個小時候曾去釣魚抓蝦的溪收到嚴重的污染
真是痛心
------------------------------
【記者胡慕情專題報導】滿天星光,蛙聲嘓嘓,寧靜夏夜,憂傷的客家歌謠卻在新竹縣新埔鎮裡飄揚。這裡有純樸的農村文化與熱情村民,但歌謠卻充滿疑問—「怎麼了,我們的未來會是什麼世界?」

歌聲,向著主導台灣邁向科技島的政府與企業唱著。1999年,華映龍潭園區與友達光電兩家公司在霄裡溪上游設廠後,新埔鎮便快速地被改變了。台灣人對高科技產業抱持無限產值想像,讓高科技獨立於世界之外;而科技快速變異,則讓庶民生活被這股引力扭曲得不成樣。

扭曲得最劇烈的,正是新埔鎮居民暱稱的「母親河」—霄裡溪。因新埔鎮地下水接管率不普及,居民民生與農業灌溉用水都倚賴霄裡溪。此溪由三處河川匯集而成, 當地人稱「三洽水」,也是桃園龍潭與新竹新埔的交界。傳說三洽水丘陵綿延、蓊蓊蒼鬱,原野平疇綠草如茵,是三洽水人心中的淨土。

出生於民國32年的吳家勳是退休校長,因將餘生奉獻給紀錄新埔的文史,戲稱自己為「移動的三級古蹟」。吳家勳的童年與霄裡溪密不可分。當他年幼,霄裡溪清 澈無比、魚蝦滿佈,有溪哥、鱸鰻,還有蝦虎、公;居民賴先生以前更常在圳溝「摸蛤」;此溪水質,也被環保署公佈為少有的「甲級水體」。

但友達與華映在新埔鎮僅8年時間,霄裡溪除藻類與昆蟲,再也沒有任何魚蝦。2003年7月,媒體披露霄裡溪遭不明污染,將追查上游工廠;2004年至 2006年,桃園龍潭鄉三和村魚蝦暴斃、2006年,霄裡溪從甲級水體變成中度污染…然而教人意外的是,這條溪流看起來竟仍美麗無瑕。(翻開環評書,華映 公司當年白紙黑字否認工廠「並未經自來水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並未經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或飲用水取水口一定距離」,環評予以通過後;兩家科技大廠的 審查結論皆強調「若排放口下方有自來水取水口,則排放口應移至取水口下方」。

但主管水體的環保署竟「不知道」全長14公里的霄裡溪下游是新埔居民的「母親河」,而讓桃園縣環保局認可企業提出的「板新出水口」證明,表示工廠下方沒有取水口。

此後,居民在陰天或半夜經常會嗅到甘蔗殘渣曝曬過久的發酵酸味、到溪裡後皮膚發癢,就連有自來水接管的2萬家戶,也有一半的人不敢喝水……擔憂高科技重金 屬污染,居民要求環保局察查,但結論永遠是「只有輕度污染,沒有重金屬」。2006年5月,居民要求農作送驗,但環保局依舊宣稱監測報告「未測出重金 屬」。

桃園縣三和村長謝金棋不能理解地問:「企業廢水為何能排放到灌溉水體?」居民感到惶恐,自行做陽春監測、只要聞到臭味就陳情;但居民曾向桃園縣環保局陳情30多次卻無人聞問;即便前來監測,也未曾公布報告數據給居民知道。

農村風貌與文化逐漸逝去

新埔鄉向來是新竹縣重要米倉。自清朝同治年間開始農作,米與茶為重要作物。吳家勳說,新埔曾因米糧豐富,導致林爽文事變時,欲強硬攻下此地;原先農委會還規劃此地為「綠色長廊」,希望發展有機米、轉型觀光農業,「但水這麼怪,誰還敢種?」

居民鍾有誠的父親從事農作,家門前就有一條水圳,分別被堤防一分為二。過去鍾有誠家都引左側的霄裡溪至家中池糖養殖、農耕,但自水裡有了味道,再也不敢用。

龍潭鄉農會小組長朱武斌透露,自兩大科技大廠進駐,米質低落,休耕的人愈來愈多。謝金棋痛斥政府在企業威脅外移的壓力下,搜刮平坦的水源地,農村一旦無法農作,農地就將轉為建地,除了環境被破壞,農村風貌與文化更可能死去。

政府監測 依舊官僚心態

因情況愈來愈嚴重,民國95年開始,政府與企業開始想要改善,配合居民進行監測,但有時依然怠惰,甚至對居民說:「反正你們有監測能力,不用每天來看。」這種官僚心態更反應在農委會、地方環保局、環保署與企業身上。

2008年1月,媒體揭露友達與華映排放廢水,霄裡溪經企業用水排放後,電導度、氯鹽、氨都不符合灌溉用水,然而兩大企業依舊顢頇,雖然修正製程,卻以「商業機密」為由不公布製程配方。並以環保局或環保署的監測值表示自己的放流水符合環境標準。

然而,政府雖然一再宣稱水質沒有問題,卻開始檢測民間用水,並行文警告居民「未經處理的水不得使用」。陳金進說,所謂水質「處理」,須經「物理」、「化學」、「生物」三階段,但當地自來水公司只能處理到兩級,遑論其他根本沒有地下水接管的家戶。

當地居民在無力處理的情況下,農民選擇休耕、自來水只敢洗澡、要喝水則得走上10公里的路去取山泉水。由於政府資訊不公開,對居民的生活與生計都造成莫大影響。

事實上,這幾年霄裡溪流經的部分田地已確實檢驗出重金屬汞與鉛,農委會95、96年開始向農民收購,確定有五分地的米出問題,但受污染的米糧下落至今不明。新埔愛鄉協進會理事長陳金進說,今年農田水利會也預備再將米收走,不過他將監督米的流向。

亡羊補牢 換湯不換藥

由於兩大科技廠污染事實曝光,環保署開始重視,要求企業將放流口置於飲用水源下游,並在今年一月提出對改進水質影響的對策。兩大廠於是有了行動,地方環保 局對外宣稱企業改取鳳山溪的水,將不再影響霄裡溪的自來水用戶,但陳金進實地訪查,發現自來水公司的加壓器竟還在原地,才明白所謂「改取」,竟僅是做一管 道將鳳山溪的水取來,取水口位置並未改變。

因霄裡溪與鳳山溪會匯流,自來水公司竟還為污染企業在行水區築一土堤,原先土堤只有30公分左右,直到今年3月陳金進抨擊才再架高;但若未依水利法申請,行水區其實不能有建築,「何況只要水勢一大,就會漫過土堤,即便未漫過,也無法保證污染水不會滲透。」

改排放無藥可醫的老街溪

此外,兩大企業也提出將排水口改至桃園老街溪的改善方案,目前在環保署等待審查。

改排至老街溪的理由是「反正老街溪已介於中度跟嚴重污染」。但改排至老溪街後,對霄裡溪的復育則隻字未提;光電的廢水加上自來水的氯,將產生三氯甲烷、恐致肺癌,但政府對居民長期以來遭受的健康風險竟無任何調查。

台灣環境行動網秘書長潘翰疆指出,霄裡溪因是「尷尬」的跨界污染,企業雖得承擔提出假證明的污染責任,但8年以來政府的漠視,與力推光電產業不無相關。換言之,政府與企業全是共犯。

照理說,甲級水體的霄裡溪應是水源保護區,但環保署卻遲未公告,心態可議。陳金進說,目前約有25%的乾淨河川取水口遲遲未被公告,須靠大量乾淨水源稀釋光電廢水的企業,在環評時自然有漏洞可鑽。

此外,因面板製程各企業不一,加上台灣也未建立重金屬管制、只監測單一重金屬,使得即便檢驗出奇怪的化學物質或稀有金屬,也會因「無法可管」而演變成「依然符合標準」的弔詭情況。而企業又以「機密」為由不透露製程,後端防治成為大黑洞。

高科技污染無色無味

工業強勢剝奪原先人類生活基本的用水權。灌溉、排水未能分離,工業廢水污染食品、食品影響健康的問題才會一再發生。過去傳統污染工業讓水變味變色,但高科技產業污染卻幾乎無色無味。

光電產業製程複雜,有些稀有金屬或化合物究竟將產生什麼影響實在未能預期。老街溪因嚴重污染而被理所當然地視為排放廢水第一選擇,意味著河川一旦遭受污 染,若無即時遏制,就此生死兩判…。台灣,已沒有多少河川能承受未知科技的考驗,霄裡溪的未來,將是水世界是否將走向荒涼的重要考驗。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