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21, 2007

返鄉的路

「旅行 是 世 代 交 替 的 , 一 代 人 不 能 替 另 一 代 人 去 走 。 他 們 都 要 自 己 離 家 , 看 見 異 地 與 家鄉 的 「 不 同 」 。 然 後 , 旅 行 者 最 後 又 要 看 到 異 鄉 與 故 里 的 「 相 同 」…., 那 個 時 候 , 那 個 時 候 , 旅 行 就 完 成 了 。」
「遊
是「 使 同。」
詹宏志 遠方的鼓聲
決定下一站要試著去歐洲,返鄉的路好像也變得清晰起來。
來美國四年多,即使到現在,每次夜裡推開系館的門,系館那獨特的味道,總是勾起我六年前,來訪我的大老闆和系上,那時激躍的心情。那是在台灣研究冠羽四年 多後,好像已經懂了一些東西,卻苦無人可以討論,感覺無法往前進,學術上極端抑鬱的狀況。終於來到我們這個領域的重鎮,和世界權威討論,那種「與君一席 話,勝讀十年書」那種終於把我這幾年想的東西徹底融會貫通的感覺。
其實是抱著取經的心情出國的。
來了美國,終於,好像上大聯盟一樣,與高手一起切磋。一段時間,有感於這樣美好的研究環境,還有同期在台灣研究的挫折,開始覺得想要在美國待下來,好好的做一番研究。一直沒有忘記影響我甚深的Edward W. Wilson傳記寫的:
「Scientists, I believe, ar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those who do science in order to be a success in life, and those who become a success in life in order to do science. It is the latter who stay active in research for a life time. 」
覺得,努力留在美國,應該才有辦法繼續做一流的研究吧。可以收來自全世界一流的學生,有單純的環境、優秀的同僚、比較豐渥的薪水可以養家......想 到,如果在台灣教書如果碰到優秀的學生,自己得要努力的鼓勵學生出國,而不是跟著自己做研究,感覺就有點心酸。一兩年前,跟大老闆講說,「大概以後想留在 美國發展,因為想好好做研究...」。他顯然是希望我回台灣貢獻所學的,不過,他也只能說,他只能想像無法好好做研究的挫折,來理解我的心情。
然而,這一年多來,一方面,可能這一季和我一起研究冠羽的研究團隊,表現優良給我的鼓舞,看到他們努力的樣子,會讓人覺得回台灣即使是只帶大學生和碩士 生,還是可以有不錯的團隊,也會覺得他們值得更好的教育。另外,雖然我和老婆都很喜歡美國這個異鄉,然而,還是偶爾會有那種無以名狀的異鄉疏離感,大概就 像村上春樹寫的
「這本『終於悲哀的外國語』這樣的書名,對我來說是擁有相當真切實在的聲響的。....會毫無來由地忽然 像漫畫的對白似的砰一下浮上我的腦海。不過雖然說 『悲哀』,並不是因為不得不說外國語所以很難過,或是因為外國語說得不好所以很悲哀。當然這也有一點,不過這並不是主要的問題。我真正想說的是,對我自己 來說並不是不用學、自然明白的自明性語言,不知道由於什麼因果關係,竟然把自己團團圍住,這種況狀本身似乎包括著某種類似悲哀的東西這件事。....」
還是那篇「為什麼我們要回到亞細亞」中
「我該回答的不是「為何你要回到故鄉?」,我想,我應該回答的是,「為何『簡單』不是我的選擇」。

為何我不想活在一個真空的大地?

因為,我選擇「快樂」。只有我們自己才知道,什麼是快樂,不用其他人來訴告,也不用社會對國外的嚮往來幫我們幫腔墊高。......」
另外一方面,可能也是在美國這幾年,漸漸培養了一些自信,我想,即使回台灣雖然做研究的環境不可能跟美國一樣好,我應該還是可以做一些不錯的研究吧。不過我想還是會很懷念這段有厲害的同僚可以切磋的日子,像一起發表過劍橋的Mike、柏克萊的Walt跟之前的office mate Dustin一樣,都是來系上訪問,聊聊天就激發一些想法。更不要提和大老闆Steve、三老闆Kern這些天才型學者可以朝夕腦力激盪的感覺了。雖然台 灣的學術環境(至少是生態演化界),有很多很多原因讓人家樂觀不起來,理由就容我不詳述,但是有一個經典-現象可以讓版上不是學術界的大家看出的端倪,就 是台灣生態演化界,通常學生最想跟的老師都是新進的老師或是年輕的老師,因為這些人通常才剛從國外回來,帶著從國外學習的最新知識。然而,成熟的學術環境 不應該是這樣子的,就像我的三老闆Kern,雖然他十五年前應該跟現在一樣聰明,但是經過十五年的累積,不管是寫作能力、帶學生的經驗還是累積的知識,應 該都是十五年前的他所不能比的(他自己跟我說過類似的話),或著是像大老闆Steve累積的閱歷,除了學術訓練以外,更可以給我許多關於學術態度甚至人生 的指引。沒錯,重點就是「累積」,台灣生態演化界,看起來似乎還沒有讓年輕人很好的累積環境,年輕人在台灣生態界累積的(至少我看到的),最明顯的似乎是 爭取資源的能力,最近由於強調SCI發表和五年五百億的關係,似乎看到一些往好的方向改變的跡象,不過還是需要時間來觀察。

不過,還是想回台灣努力看看。

還有,台灣有許多事情都是在美國享受不到的,像是和家人團聚的時候。或著是像今年樂生遊行,那種和一群志同道合朋友在一起的感覺。還有台灣的好友們。

看到李遠哲寫下他的回家的心情
「長夜深思,也許天快亮了,或許真的是已到了我該回家鄉的時候了。」
甚是感動......

什麼時候才是我回家鄉的時候呢?不知道會是三年、五年還是十年以後.....

5 comments:

  1. 我想到的是去年年底陳金鋒捨棄到日本打球的機會,決定續留La New一年時所說的:跟這些人在一起打球真的很快樂!

    台灣的學術環境跟美國比起來,還真的是中華職棒跟大聯盟的差別。但是球打得快樂、有意義,真的是故鄉的魅力所在吧。

    你還能在國外打好根基再回來,我可能唸完書早早回去接受震撼教育啦。 ^^;

    ReplyDelete
  2. To Chung:
    你的比喻很傳神:)
    所以你要畢業要回台灣了嗎?

    ReplyDelete
  3. 還沒耶,應該還要一年吧。

    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去美國開會,有的話再去找你們啦!

    說真的,我對你的能力很有信心,好好在國外加油,然後回來為我們的土地與社會打拼吧!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