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February 18, 2009

轉貼: 誰是朱棣文 (關於綠色能源)

Steven Chu
The New York Times
February 17, 2009
翻譯轉自http://www.socialforce.net/phpBB/post_755417.html#755417
【外電】誰是史蒂芬.朱﹖
紐約時報
2009年2月17日

史蒂芬.朱(朱棣文),一個諾貝爾獎得主的實驗物理學家,他也是歐巴馬政府的能源部長。朱博士在1997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他也同時具有無懈可擊的科學管理方面的資格。

他曾經是史丹佛(Stanford)大學物理系的系主任,並負責貝爾實驗室(Bell Labs)的電子研究實驗室。與貝爾實驗室工作團隊的研究,他用了6個激光束創造了所謂的光學焦糖,利用磁光陷阱同時冷卻及捕捉原子。這就是他和其他人分享得到的諾貝爾獎的研究。
650) {this.width=650; this.className='clickable'; }" onclick="if(this.width >= 650) { window.open('http://graphics8.nytimes.com/images/2008/12/11/timestopics/topics_stevenchu_190.jpg', '_blank'); return false; }" alt="點選可看原始圖檔" border="0">
史蒂芬.朱博士(圖片來源/美聯社)

從2004年開始,他是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的署長﹔這個實驗室有4000名雇員,一年預算大約是6.5億美元。該實驗室隸屬與美國國家能源部,但由加州大學來運作﹔朱博士是 被加州大學遴選而經能源部批准而擔任此職位。他把實驗室的研究方向積極地轉到高等生物燃料,人工光合作用和其他太陽能的研究。他一直是地球溫室效應的氣體 排放控制的熱心提倡者。

朱博士對華盛頓和能源部的主要業務沒有很多經驗,也就是製造和維持核能武器的部門。他對於能源部一個得到國會支持的計劃–要在靠近拉斯維加斯的亞卡山(Yucca Mountain),建立一個核廢料的存放站–相當不樂觀,歐巴馬先生也對此計劃提出了疑慮。

在參議院的聽證會上,他稍微放棄他之前所做的聲明–也就是汽油應該要高價位,而且煤碳是他的「噩夢」 。

朱博士對參議院能源和自然資源委員會針對他的立場回答了一系列的問題:新的核能反應爐(是的,至少再幾個核能場) ,海外鑽井(只是能源計劃的一部份)和新的燃煤焚燒發電廠(一些,直到我們找出一種更好的方式) 。他告訴國會議員說, 「去年石油和汽油價格的快速上漲不僅促成了我們正在經歷的經濟衰退,也構成全美國各地家庭預算上的巨大壓力。 」

然而在2008年9月,他告訴華爾街日報, 「我們必須想辦法把汽油價格提高到歐洲的水平。 」在聽證會上,被問到他所作過的這個聲明,他回答: 「美國的家庭不希望能源預算提高而必須多花他們的寶貴美元,無論是在交通運輸上和保持自己的房子溫暖以及照明。 」

所以答案是使用的效率,要能省油電,因此即使價格上漲,賬單不會上揚,他說。

他還表示,煤炭是很多國家都喜歡用的也將繼續被使用的能源,所以策略就是讓煤炭可以很乾淨的轉化成電力。

在2009年2月11日接受時紐約時報採訪時, 朱博士說,解決世界能源和環境的問題將需要在以下三個領域內有諾貝爾級的突破:電力電池,太陽能發電和開發可以變成燃料的新的農作物。他說,假如我們的世 界期待可以減少對石油的依賴,和控制二氧化碳以及其他跟全球暖化有關的溫室氣體的排放,在科學和技術上的「革命」是必要的。

他說,太陽能技術必需要五倍優於現在的水準,科學家們將需要找到新類型的植物,需要很少的能源就可以種植,並可以轉換為乾淨和廉價能源以替代石油。

朱博士出生於1948年2月28日在聖路易斯市(St. Louis),他在紐約的Garden市長大,他在Rochester大學獲得數學和物理學的雙學士學位,以及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物理學博士學位。他的 嗜好包括騎自行車,游泳和做菜。他太太是Jean Chu,她是牛津大學受訓過的物理學家。他有兩位來自以前的婚姻的成年兒子。



譯者註〕﹕之 所以翻譯這篇外電,主要是因為個人覺得所謂的「乾淨能源」或是「Green Energy」會是將來許多國家科學研究的集中點。朱博士在他2009年2月11日的時紐約時報採訪中指出可再生的能源如太陽能和風力發電將是非常重要的 領域。台灣與其空談「節能減碳」,不如專注在這方面的研究與發展﹔也許當這一波全球金融危機過去之後,台灣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競爭力可以對我們國家的 經濟有很大的幫助。

台灣的報導一般把朱博士的名字翻譯成為朱棣文,但是在這篇紐約時報採訪中,當他被訊問到寧願選擇被稱呼為「朱博士」或者是「部長先生」的時候,他的回答是﹕「叫我史蒂芬就好了。」


這篇採訪的連結在此﹕
Big Science Role Is Seen in Global Warming Cure
解決全球暖化必需靠諾貝爾級科學的突破
The New York Times
February 11, 2009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