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著後現代的龐克頭,留著兩撇八字鬍,常常成群出現,引吭高唱著「吐米酒」,哈!對了,你知道我要說的故事主角是台灣的特有種鳥類,普遍分布於中高海拔的「冠羽畫眉」。
話說1930年代,日本鳥類學者山階芳磨(M. Y. Yamashina)在台灣各地觀察鳥類的分布及行為,當他駐足阿里山的森林時,發現有六窩冠羽畫眉的巢,分別由4~8隻的親鳥共同孵蛋,這在鳥類中是頗 不尋常的事情,因為大部份的鳥類,一窩巢通常只有一個爸爸和一個媽媽。他由巢內的蛋殼來判斷,不同花色的蛋是來自於不同的雌鳥。
50年後,臺 灣大學動物所教授于宏燦與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林良恭,也在太平山看到了一群4隻的冠羽畫眉,「七手八腳」忙碌的帶食物回來餵食巢中的5隻幼鳥。但是這 樣有趣的鳥、如此奇特的行為,卻一直沒有人深入研究。直到1995年,臺大森林系的研究團隊進入南投縣的臺大梅峰高地農場,歷經14年的研究,還發掘不完 牠們的秘密!
研究人員在農場架起了數張巨大的鳥網捕捉冠羽畫眉,並繫上彩色腳環以辨識不同的個體,同時在皮下植入晶片,之後在巢邊架上電腦連線的感應線圈,這些鳥兒就會自動幫我們「刷卡」記錄出入。再配合24小時錄影的針孔攝影機,就可以進一步知道這些鳥兒進進出出在忙些什麼了。
冠羽畫眉會組成3~7隻的親鳥群,共同合作照顧同一窩巢內的蛋及幼鳥,會採行這種「參與式合作生殖」的鳥類,在全世界9000多種鳥類中只有不到20種,冠羽畫眉是其中唯一的燕雀目鳥類,而且有高達90%以上的個體採行這種生殖策略。
巢內的蛋來自不同父母
山階芳磨當年用「蛋殼花色」推斷蛋是來自不同的雌鳥,證據稍嫌薄弱,如今我們以分子生物技術中親緣鑑定的方法,證實了冠羽親鳥群內的成員確實都 有機會在巢中下蛋。此外,冠羽的親鳥群並非都是血親;除非有個體死亡或消失,否則冠羽親鳥群的成員組成變化不大,而且大家是不太沾親帶故的。
冠羽親鳥群中,又以4隻(也就是兩對夫婦)為一群最為常見,而這兩對夫婦又有位階高低之別,高位階的雄鳥在體型及年紀上都會比低位階的大。當群體一起活動 時,通常僅有高位階的雄鳥可以高聲唱著「吐米酒」,低位階的雄鳥常是被壓抑著沒有太多表現的機會,且高位階的夫婦也會追逐低位階的夫婦,好似常常要提醒一 下彼此是有階級之分。
雖然冠羽夫婦表面上看起來「夫唱婦隨」,但是我們檢視了258隻幼鳥發現,其中有78%是「婚生子女」,剩下的22%竟 是「偷情」的結果,而且偷情對象包含群內和群外。特別是在五個群外偷情的案例裡,我們發現有四個偷情的對象都是其他群的高位階雄鳥,這不禁讓我們懷疑,冠 羽的社會是否也和人類一樣,地位是權力與資源的象徵?
那麼冠羽畫眉為什麼不自己單獨營巢,卻要與其他非親非故的個體合作生殖呢?尤其是低位階 的「小媳婦」,能獲得什麼好處呢?在梅峰長年歲月的流逝裡,我們看到許多生老病死,親鳥群的老大總有掛掉的一天,對於低位階的雄鳥而言,雖然屈居老二,仍 然很有機會能等到出頭做老大。
台灣的生殖季雖然長達六個月,但是夏天氣候不穩定,多雨多颱風,常常會造成生殖失敗;而且還有橿鳥和蛇等天敵會 對冠羽的蛋或幼鳥造成威脅。所以當不可預期的天災發生頻繁,共同合作確實可以分擔風險。一個巢失敗了,一群鳥可以快手快腳趕快開始築新巢,而且每一隻個體 可以分散投資,把蛋生在不同的巢中,生殖成功的機會就比集中在一個巢要大,應證了俗諺「不要把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我們也發現當冠羽的親鳥 群越大時,整體存活率也會增加;群越大,對於蛋及幼雛的照顧並沒有減少,反而是每一隻個體的負擔可以減輕,也就是「人多好辦事」!至於說其中會不會有欺 騙、偷懶的個體,只想坐享合作的好處,卻不願意付出?冠羽彼此之間如何互相監督呢?那可就要等著我有機會再跟大家說故事啦!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